(一)“看不见的手”与“看得见的手”
经济学中的“看不见的手”,是指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,其背后是价值规律在发挥作用,社会资源在市场的自由调节之下实现大化的资源配置。这个概念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在《国富论》中早提出的;
“看得见的手”是指面对市场配置资源过程中的固有缺陷,我们充分发挥国家干预经济的方法,保证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,是经济学家凯恩斯在《就业、利息和货币通论》中早提出的一个概念。
这两个经济学名词在考查的过程中,大家复习备考要注意的一是他们的含义,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谁在哪一部作品里早提出的。
(二)菲利普斯曲线
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表明失业和通货膨胀存在一定关系的曲线,根据该曲线我们可知,通货膨胀率高的时候,失业率会比较低;相反,通货膨胀率低的时候,失业率会比较高;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,这时候工资与物价会比较低,从而通货膨胀率也会比较低;反之,失业率低,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,这时候工资与物价水平比较高,从而通货膨胀率也会比较高,由此可知,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关系;该名词是由新西兰经济学家威廉·菲利普斯在1958年所提出的。
吉林中公事业单位经济名词解读
吉林其他教育培训相关信息
2024-06-21 刷新
2024-03-20 刷新
2023-05-04
2023-04-26
2023-04-14
2023-04-12
2023-04-10
2022-04-06
2022-03-07
2022-02-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