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林列举网 > 教育培训 > 其他教育培训 >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申论学习的启示
吉林
[切换城市]

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申论学习的启示

更新时间:2019-05-02 16:06:41 浏览次数:73次
区域: 吉林 > 磐石
集权问题本身以及有关1842年5月17日星期二<莱茵报>第137号附刊》一文中说道:“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,而是问题。因此,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,而是问题。”当我们面对各种负面情况时,不应只是把它们当作某种历史的结果,去“报以哀鸣或者慨叹”,而是要从中看出“更正和解决的方向”,看出“现在所蕴含的未来的可能”。由此观之,能够从已知困难中找出症结,甚至从已知成绩中找到隐疾,以解决那些症结和隐疾作为自己用心、用智、用力奋战的目标,并自觉付诸实践,这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思维。问题思维以思想上的问题意识与工作中的问题导向为主要表现方式,这既是对领导干部的要求,也是对广大基层公务员的要求,更是对每年上百万有志于公考的学生的要求。从政府工作报告的整体框架来看,长期以来都是采取“回顾(成绩与困难)——目标(要求与取向)——任务(或建议)”的稳定结构,这也是问题思维的直接体现。

过去一年,我国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,更是来之不易的。负重前行已是常态,但是如果不知道“重”从何来,不清楚“重”如何去,那前路必然更加艰险。成绩是可以拿来当论据的,比如看到“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.6%,总量突破90万亿元。”也必须知道其实之前五年,我们的年平均增长率是7.1%。此时成绩就包含了隐忧,也更加凸显了前进之难。再如看到“发展新动能快速成长。嫦娥四号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相继问世。新兴产业蓬勃发展,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。”如果只是自豪甚至沾沾自喜,而没有去想为何通篇下来“传统产业”的好例子根本无处寻觅,便难以体会实体经济的发展其实步履艰难、任重道远,要知道“加快”远不如“蓬勃”给力。这样的例子其实还有很多,各种词语用法的背后都有着能言或难言的“真实问题”,发现并深入分析这些“真实问题”,往往才会与政府关注的焦点相契合,举例如下:
吉林其他教育培训相关信息
2023-05-04
2023-04-26
2023-04-10
注册时间:2018年06月23日
UID:498602
---------- 认证信息 ----------
手机已认证
查看用户主页